《瑪麗·美第奇抵達馬賽》是彼得·保羅·魯本斯在1621年-1625年(43歲)時創作的巴洛克風格的藝術作品,屬于文藝複興時期時期的曆史繪畫題材的藝術作品,《瑪麗·美第奇抵達馬賽》的尺寸,使用,目前該藝術作品由盧浮宮保管。
《瑪麗·美第奇抵達馬賽》
《瑪麗·美第奇抵達馬賽》藝術作品賞析
藝術作品名稱:《瑪麗·美第奇抵達馬賽》
藝術家名稱:彼得·保羅·魯本斯
館藏地:盧浮宮(盧浮宮共有751件藏品)
瑪麗·美第奇抵達馬賽是彼得·保羅·魯本斯在1621年-1625年(43歲)時創作的巴洛克風格的藝術作品,屬于文藝複興時期時期的曆史繪畫題材的藝術作品,瑪麗·美第奇抵達馬賽的尺寸,使用,目前該藝術作品由盧浮宮保管。
《瑪麗·德·美第奇抵達馬賽》是彼得·保羅·魯本斯爵士在1622-1625年間創作的一幅巴洛克風格的油畫。它是由法國的瑪麗·德·美第奇委托制作的,以紀念她和她的丈夫亨利四世的一生。這幅畫是魯本斯的瑪麗·德·美第奇系列的24幅畫之一。這幅畫目前收藏在巴黎的盧浮宮裏。
《瑪麗·美第奇抵達馬賽》藝術家簡介
彼得·保羅·魯本斯(荷蘭語:Sir Peter Paul Rubens,/ˈruːbənz/;,荷蘭語讀音:[ˈrybə(n)s](英文:Help:IPA for Dutch),1577年6月28日-1640年5月30日),弗蘭德畫家,巴洛克畫派早期的代表人物。魯本斯的畫有濃厚的巴洛克風格,強調運動、顔色和感官。
魯本斯出生于德國錫根,在他的父親去世後,12歲的魯本斯跟随母親回到了西班牙統治下的家鄉安特衛普,并在那裏接受了天主教洗禮,而宗教也成爲魯本斯畫家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個主題。由此,魯本斯也以其反宗教改革的祭壇畫、肖像畫、風景畫以及有關神話及寓言的曆史畫聞名。
魯本斯在安特衛普經營一家大型畫室,在此他繪制出了許多著名的畫作,同時他也成爲當時歐洲知名的藝術收藏家。此外,魯本斯本人接受過良好的文藝複興人文主義教育,自身能力出色,曾被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四世及英格蘭國王查理一世冊封爲騎士,其後也順利成爲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外交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