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拿樱桃的男孩》是爱德华·马奈在1859年(26歲)时在法国巴黎创作的现实主义风格的藝術作品,属于后文艺复兴时期时期的风俗画题材的藝術作品,《手拿樱桃的男孩》的尺寸暂时未知,使用油画,帆布,目前该藝術作品由古尔本基安美术馆保管。
《手拿樱桃的男孩》
《手拿樱桃的男孩》藝術作品赏析
藝術作品名稱:《手拿樱桃的男孩》
藝術家名稱:爱德华·马奈
馆藏地:古尔本基安美术馆(古尔本基安美术馆共有16件藏品)
手拿樱桃的男孩是爱德华·马奈在1859年(26歲)时在法国巴黎创作的现实主义风格的藝術作品,属于后文艺复兴时期时期的风俗画题材的藝術作品,手拿樱桃的男孩的尺寸暂时未知,使用油画,帆布,目前该藝術作品由古尔本基安美术馆保管。
《手拿樱桃的男孩》是19世纪印象主义的奠基人之一爱德华·马奈于1859年绘制的肖像画作。这幅画作是他早期的肖像绘画,和后来创作的《吹短笛的男孩》有相同的创作技法。此画作收藏于卡洛斯特·古本江博物馆。《手拿樱桃的男孩》画作中的场景,看起来是一间温馨的老式书房,一个男孩身体前倾。他的头上戴了顶红色的帽子,袖口处带着袖套,身穿深色的衣物,仿佛有点破旧。他的手上有许多的樱桃,在后面深色的背景上,他的天真的微笑显得更加的活泼和开朗。这个 画作却隐藏了他悲惨的命运。这个男孩叫做亚历山大,在马奈的工作室专门洗化笔,偶尔也为他当模特。在他15歲时,他在拉瓦锡街道的画室里自杀。这一事件也激发了查尔斯·波德莱尔创作《爱的尽头》的灵感,这是他献给马奈的一篇短篇小说,最初于1864年2月7日在《费加罗报》上发表,后来在《巴黎脾脏》上发表。这幅早期藝術作品受到卡拉瓦乔和17世纪荷兰体裁绘画的启发,属于现实主义的传统绘画,石墙确立了构图的空间定义。对于这幅肖像,马奈联想到另一种类型,一种静止的生命联系在一起,而樱桃则代表着一种感官的寓言。此外,在日常生活作为绘画主体的表现中存在着现代性的潜在概念,这一概念遵循了主张当代现实的波德莱尔视角。后来,马奈似乎重新画了男孩的手,因为它们揭示了他后期藝術作品的材料和风格特点。
《手拿樱桃的男孩》藝術家簡介
爱德华·马奈(法文:Édouard Manet,1832年1月23日-1883年4月30日),出生在法国巴黎的写实派与印象派之父。
马奈的画风乍看之下应该属于古典的写实派画风,其人物细节都相当有真实感。但马奈之所以也被归为印象派画家的原因,在于他所画的主题,颠覆了写实派的保守思考。要画战争,就画冲突性高的,被处决的画面。要画野餐,就画争议性高的对比,裸女自然的坐在穿西服的绅士当中。马奈很明显的表示出,印象派并不仅仅靠绘画技巧来与众不同,主题也可以重新思考的一个概念。
爱德华·马奈死于1883年4月30日,死于梅毒和风湿病。这种疾病导致疼痛和局部瘫痪。 他的左脚因为坏疽被截肢,手术11天后去世,年仅5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