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草堆》是莫内 Claude Monet在1885年創作,風景畫藝術作品,印象主義藝術作品,藝術作品尺寸65.2 x 81.5 cm,使用材質油彩和畫布,目前該藝術作品由倉敷市大原藝術館Ohara保管。

《乾草堆 Haystacks》

《乾草堆》藝術作品賞析

藝術作品名稱:《乾草堆》

藝術家名稱:莫内 Claude Monet

《乾草堆》是莫内 Claude Monet在1885年創作,風景畫藝術作品,印象主義藝術作品,藝術作品尺寸65.2 x 81.5 cm,使用材質油彩和畫布,目前該藝術作品由倉敷市大原藝術館Ohara保管。

莫内「乾草堆」的研究主題.是在同一場景下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時刻、不同的光線.草垛所呈現的色彩的微妙的變化。他敏銳的觀察并捕捉這種光與色的微妙的變化.并尋找到自己獨特的繪畫語言和形式.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在近一年的時間裏.無論是漫長炎熱的夏日.還是白雪皚皚的冬日.晨曦微露的黎明.露珠搖曳的清晨.陽光正耀的正午.晚霞彌漫的黃昏.他細心的觀察着在不同時刻中草垛的變化.一天常常同時在幾幅畫布上作畫。莫内能夠以獨特的眼光捕捉大自然不同的美.并以精确的色彩和筆觸把它表現出來.譜寫了一首首充滿和諧韻律的禮贊大自然的生命之歌。能夠以獨特的眼光捕捉大自然不同的美.并以精确的色彩和筆觸把它表現出來.譜寫了一首首充滿和諧韻律的禮贊大自然的生命之歌。

作者莫内介紹

莫内是印象派最具代表性的大畫家,而印象派 ( Impressionnisme ) 名稱的由來,就是從莫内的這幅油畫标題「印象.日出」中的「印象」 一詞而來。

印象主義可說是歐洲繪畫史的一次大革命,對近代繪畫的發展有相當深遠的影響。印象主義畫家吸取當時科學上的光學理論,認爲色是在光的照射下而産生的,在不同時間、環境、氣候等客觀條件下,受不同光的變化而有各種不同色彩。透過寫生,發現過去一般不被注意的色彩現象,從而在繪畫色彩上引起了重大的革新。欣賞莫内的油畫連作「乾草堆」、「白楊木」、「盧昂主教堂」等,最能看出這種特徵。他對同一主題反覆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寫生描繪,畫出不同的光景與氣氛,光和色的高明度及鮮明感,交織成光與色彩的華麗交響詩。

莫内一生遺留 500 件素描,2000 多幅油畫及 2700 封信件,86 年的生涯,生命力旺盛,創作量龐大。足迹由巴黎大街到地中海岸,從法國到倫敦、威尼斯、挪威,在各地旅行寫生,留下無數的藝術作品。随着印象派誕生一百多年來受人們的喜愛,莫内成爲享譽全球的繪畫大師,他畫中的各種的風景、光波粼粼的水景、花開的原野、浸淫在陽光下行樂度假的人們,吸引無數人的欣賞、驚歎與靈感。莫内畫作的群衆魅力,深刻印證了藝術的永恒與人類的文化親和力。


190
标簽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