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作名称:《罗纳河上的星夜》

作品尺寸:72.

材质:布面油画

作者介绍:

文森特·威廉·梵高(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画像系列、向日葵系列等。

梵高出生于1853年3月30日荷兰乡村津德尔特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早年的他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最后他投身于绘画。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创作《阿尔的吊桥》;同年与画家保罗·高更交往,但由于二人性格的冲突和观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败。此后,梵高的疯病(有人记载是“癫痫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1889年创作《星月夜》。1890年7月,梵高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

艺术鉴赏:

《罗纳河上的星夜》(作品别名:《满天星斗下的罗纳河》、《隆河的星夜》)(英文名: Night Over the Rhone)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于1888年9月创作的一幅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

这幅作品是梵高继《夜空》后再次尝试夜景之作。画中天空的星光与岸边灯光的倒影,互相呼应,夜晚的星星被它们自己的光晕环绕成圆形,画面通过暖色光线的强弱和间隔排列,表现星星的远近位置。这种处理光线的方式,反映了梵高独特的视觉美学。

主题:

该画运用冷色迷人的深蓝短线铺满整个夜空,强而有力的笔触表达出夜的深沉神秘与无法预测,而点缀其上的微明星子,与倒映在河面上的瓦斯灯灯影相互辉映,深蓝与亮黄的强烈对比让作品表达出画家内心澎湃的感动,略带稚拙地描绘平静河面上的灯影,是梵高内心急欲分享与寂寞的率直表现。

色彩:

在该画中,天空的星光与岸边灯光的倒影,互相响应。这种光线的处理方式,反映了梵高独特的视觉美学。而画中使用分色性的笔触,可以上溯到“塞纳河及大杰特桥”的作法。画中的星星一些是柠檬色的,一些是粉红的,绿的,蓝的,就像勿忘草一样,并通过暖色的光线强弱和间隔的排列,表现星星的远近位置。夜晚的星星被它们自己的光晕环绕成圆形。

线条:

该画用蓝色、黄色短粗的线条表现天空。丰富的色彩体现作者思绪万千,但短粗却整齐的线条体现作者心静如水的情绪,而前景中的海水,运用黄色和蓝色表现,线条的方向发生了变化。天空的笔触是横竖交错的短线条,显示出天空的空阔。海水的笔法是横向的短线条,显示海水的动感和方向感。近景的沙滩笔法是倾斜的短线,显示沙滩的凌乱。

名画向日葵欣赏解析_向日葵画鉴赏_向日葵名画鉴赏


44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