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495-1498年

尺寸:壁画

现藏米兰圣玛丽亚德尔格契修道院餐厅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非常著名的杰作,这幅画,是达芬奇直接画在米兰圣玛丽亚德尔格契修道院餐厅墙上的壁画。《圣经新约》中并没有记载“最后的晚餐”的人物席位。创作时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安排包括耶稣在内的十三个人物的座席,以及如何把每个人物,尤其是背叛耶稣的犹大区分开来,这些都是很困难的。但是这幅画中不难看出,沿着餐桌坐着十二个门徒,形成四组,耶稣坐在餐桌的中央。他在一种悲伤的姿势中摊开了双手,示意门徒中有人出卖了他。他的左、右两边各有6个弟子,他们每3个人为一组,从而使画面显现出丰富的动感韵律。朝着耶稣从右起的人物依次是多马、大雅各、腓力、马太、达太、西门;在左边的是约翰、彼得、犹大、初得烈、小雅各、巴多罗买。众多弟子中,以呈惊愕状的叛徒犹大的姿态格外引人注目。画面中的人物,其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画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这幅画无论从构思的完美、情节的紧凑、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以及表现手法的纯熟,都堪称画家艺术的代表,也是人类最优秀的绘画作品之一。

这幅作品原本被画在宽阔的修道院食堂的墙上,但从特定的位置上,从修道院院长的座位看去,现实中的食堂与画面里的房间仿佛连接在一起。这样一来,坐在食堂里的人有如身临其境地参加了“最后的晚餐”,亲耳听见耶稣预言背叛的声音。在这幅画中,常用以表现耶稣和众使徒神圣性的光环并未出现。然而,明亮的光线从耶稣身后围绕着他的窗户中照射进来,取代了光环或后背光的效果。窗户上方墙上的半月窗,则起到了进一步强化的作用,使画面中的耶稣格外显眼同时,还具有神圣感。

再一次仔细地端详《最后的晚餐》,可以发现靠近耶稣左右的使徒群组的动作幅度较小,而离耶稣较远的群组动作幅度要更大一些。耶稣预言背叛的话语正冲击着每一位使徒,而画家描绘的正是这股冲击扩张的情形。画家展现出了话语带来的震撼与强度,画出了耶稣具有冲击性的“话语的力量”。同时,人物的动势又在以耶稣为中心的古典均衡构图中形成秩序,达到高度的统一。支配整个场面的还是耶稣,这幅画并非单纯是《圣经新约》故事的图解,而是展现了作为故事中心人物的耶稣的内心。在使徒们激动混乱的情感和躁动之外,整个画面萌生出一种静寂之感。这份静寂,不正是为救赎世人罪孽而牺牲,甘心明日被钉十字架处死的耶稣内心的写照。耶稣爱世人的心在此显明。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之所以被视为杰作,绝不只是因为他巧妙地呈现了《圣经新约》的故事,而是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画出了《圣经新约》中没有记述的,耶稣的内心活动。从而体现了画家自身笃厚的信仰和对上帝的爱。此画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美术宝库中最完美的典范杰作。

莱昂纳多·达·芬奇( da Vinci 1452-1519),出生于托斯卡纳的芬奇镇附近,意大利著名画家、科学家,是与拉斐尔,米开朗基罗齐名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他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小镇,因此取名叫芬奇。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达芬奇是一位天才,人类智慧的象征。他取得最大的成就是绘画,《最后的晚餐》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誉满全球,他的作品使达·芬奇名垂青史。达芬奇晚年极少作画,潜心科学研究,他一生完成的绘画作品并不多,但件件都是不朽之作。其作品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并善于将艺术创作和科学探讨结合起来,这在世界美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艺术大师拉斐尔_艺术天才拉斐尔名画解析_天才解析名画艺术拉斐尔的作品

END


20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