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宋珮
作品简介
《形状游戏》是以一家四口为主角,有霸道、爱说冷笑话的爸爸,明理但是郁郁寡欢的妈妈,还有一对小兄弟。这一家人的目的地是美术馆,由于去美术馆是妈妈要求的生日活动,一开始只有妈妈兴致盎然,爸爸和两兄弟则是勉强跟去。之后,随着妈妈的解说与引导,弟弟开始有了兴趣,接着哥哥和爸爸也越来越进入状况,甚至一起走进了画里。终于,大家颇有收获,愉快地离开美术馆。
推荐理由
安东尼·布朗是当代最知名、最受欢迎的绘本大师之一,作品斩获全球各项童书大奖,包括两次凯特•格林纳威大奖和三次科特•马斯勒奖,安东尼本人也获得了国际安徒生大奖并被英国政府任命为2009-2011年“儿童文学桂冠作家”。安东尼注意观察和表现儿童的内心世界,努力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
精读绘本
解析:封面作者采用大块的绿色与红色的镶嵌,火热的激情与自然的成长是小读者应有的本色,甚至用绿色作为主人公的背景代表希望和成长。
解析:每个孩子小头脑里都装着一个天马行空的大世界,如何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者的图画创作正是源于从小学会的形状游戏!
解析:扉页上开门的图画,就出现在彼得·布莱克的《戴了徽章的自画像》中,而画中人既像作者,也像故事里的爸爸。
原文:那年,我还是个小男孩儿,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妈妈在她生日的那天出了一个主意,要我们全家去一个不一样的地方。结果,那一天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
解析:身形健硕的爸爸,在华丽的雕刻画框衬托下更显其权威,但交叉着双手流露着防御和拒绝的心态;朴实细框中是瘦小苍白的妈妈,个性内敛拘谨。
原文:我们坐火车到市区,然后走了很长一段路。那天,电视台要转播一场重要的足球赛,所以我很清楚爸爸和乔治并不想去。一路上乔治都在试图搅扰我,爸爸讲了一些冷笑话。“为什么猩猩的鼻孔特别大?” “我不知道。”乔治说。“因为他们的手指头大啊!”爸爸说。他的笑话都是这样。我们终于到了,这个地方看起来很豪华。
解析:这家人显得有些冷漠和疏离,可以看出,爸爸和哥哥是多么不情愿地跟随妈妈和“我”一起去了这个看起来很豪华的地方。
原文:我有点紧张,连爸爸和乔治都静静地不说话。(开始的时候)“我的天!这到底是什么?”爸爸问。“应该是一对母子。”妈妈回答。“哦,就算是吧!”爸爸说。
解析:高大拱形内饰与矮小的人物之间凸显人的渺小,爸爸和哥哥严肃地分列大厅过道的两侧,肃立而略显紧张。也如同一旁的工作人员。妈妈拉着我的手,边走边给我讲解着,我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和哥哥与爸爸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可能也是日后我走向艺术的基因吧!
原文:妈妈带我们走进一个大房间,里面挂满了古老的画。“好无聊。”乔治说。爸爸要他闭嘴。(我也觉得看起来很无聊,不过我没说明。)它发怒的日子——约翰·路丁。乔治靠着一幅画站立,有个警卫来了,要他离远一点儿,爸爸也这么告诉他。刚开始参观就遇到这种事,真不愉快,乔治尤其难过。爸爸想让他开心起来,就说:“你听说过一个到处跟人说‘没有’的傻子吗?” “没有。”乔治闷闷地说。“哦,原来就是你啊!”爸爸边说边笑。乔治走开了。
解析:在庄严肃穆的美术馆,最初大家都有些紧张和局促。只有妈妈在画框中,而爸爸、哥哥和我都在画框之外,只有妈妈深谙其中。这也就是妈妈此行的用意,为我们的内心注入艺术的细胞。
原文:妈妈向我们介绍一幅画,画的是一家人。“像不像我们认识的哪家人啊?”妈妈问,脸上带着笑容。她说画中的爸爸拿着一封情书,是另一个男人写给他太太的。画中藏了很多线索,告诉我们更多的情节。于是我们努力地把线索都找出来。
“一切都过去了,再也回不来了!你知道吗?”爸爸说。
“什么过去啦?”我问。
“昨天啊!”爸爸说。
解析:我和妈妈更靠近那幅名画说明是兴趣使然,但爸爸和哥哥却没有成为局外人,而是被古老的名画逐渐感染。
原文:“这两个人一模一样。”我说。“嗯,不完全一样。”妈妈说,“再仔细看一看。”这两幅画并不一样,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点?
解析:妈妈站在《柯蒙迪雷女士们》这幅画面前,引导一家人从细节上找不同。爸爸已经入戏了,哥哥却走开了。
一眼看上去,两位女士似乎是一模一样的,可是经过仔细观察,其实有很多细微的差异和区别。从柯蒙迪雷女士的项链、服饰的花纹、裙子的颜色、鼻子的大小、怀抱孩子的一幅的纹路和包裹物品的款式都有所不同。
原文:乔治在隔壁的展览室喊着:“嘿,来看这幅画,太棒了!”“真的吗?”妈妈问。“想想看,如果在我们住的那条街发生这种事,会怎么样?”
解析:原来哥哥乔治已经来到了隔壁的画室,并指着约翰的《皮尔斯少校之死》,兴奋地大喊太棒了。哥哥也已经被拖下水,对美术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原文:“这幅画让你想到什么?”妈妈问。“很像爸爸在讲笑话给我们听。”我说。有两条香肠在锅里煎得吱吱作响,其中一条看着另一条说:“哇!这里真热!”另一条香肠说:“哇,不会吧!那条香肠会说话!”
解析:一家人前往美术馆,一开始只有妈妈兴致盎然,爸爸和两兄弟则是勉强跟去,之后,随着妈妈的解说与引导,弟弟开始有了兴趣,接着哥哥和爸爸也渐入佳境,甚至一起走进画里。
原文:“这才是我认为的好画,”爸爸说,“看看那头狮子,像真的一样!”爸爸说对了。
解析:爸爸双手插兜,身体前倾,已经被画面中凶残的场面震撼。
原文:“你们听说过一个和爸爸同名的小男孩儿吗?”爸爸问。“没有。”我说。“他的名字叫做爹!”爸爸说。有一阵儿,没有人出声,不过突然间我们都爆笑起来,因为画中的一个人长得有点像爸爸。
解析:《戴了徽章的自画像》中的人长得有点像爸爸,右面的画面则是仿了左面那幅画《会面或哈克尼先生,祝你今天愉快》,不过,所有的人物面孔都是爸爸的面孔,就连那只狗也不例外,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原文:该离开了,走出美术馆之前,我们逛了礼品店。最后,我们买了这几样东西。我们往回走,去坐火车,大家的心情都不错。到了火车站,爸爸问我们:“蝙蝠侠上车前对罗宾说了什么?”“好吧!”妈妈说,“蝙蝠侠上车前到底对罗宾说了什么?” “罗宾,上车啦!”爸爸回答。“来吧!孩子们,”妈妈说,“上火车啦!”
解析:参观完美术馆后在回家的路上,个个心情舒畅,色彩斑斓。这一路走来,家人的衣服颜色在随着改变,就如他们的心情。回去的路上,爸爸是用手揽着妈妈的肩膀,妈妈不再苍白,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原文:回家的路上妈妈教我们玩一种很棒的画图游戏,她以前常和外公一起玩。游戏的方法是先由一个人画出一个形状。任何形状都可以,不需要像什么东西。另一个人得把这个形状变成一种东西,这个游戏真棒,回家的路上,我们一直玩。也许可以这么说,从那时候开始,我就一直玩着形状游戏……
解析:这个“形状游戏”的玩法一目了然:由哥哥随手画任意形状,然后“我”根据这个形状任意发挥。
解析:绘本给我们的启发是,一次普通的观赏、一个玩耍的游戏可能会激发孩子一生的志趣,而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是多么难得的人生理想。
这是一本非常适合亲子阅读的书,幽默的爸爸、艺术的妈妈和有意思的家庭活动,会让亲子间倍感亲切和愉悦,还能跟着妈妈走进艺术的殿堂,去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