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快凑过来,有奖问答啦,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其实并没有奖
请问下方这幅画描绘的是谁?
其实正确答案是——玛丽莲·梦露(顶锅盖跑
第一眼看见这幅画的时候,知美君其实满脸“地铁 老人 手机”来着,感觉这幅画确实超脱了知美君狭隘的审美,以至于不知道它美在哪里。
但其实这幅画的作者、荷兰籍美国画家威廉·德·库宁是抽象表现主义的灵魂人物,与其他抽象主义画家不同的是,即使是没有接触过油画的人,在德·库宁的画作前也能大体辨认出画中到底有什么。
这是库宁创作的六幅“女子”系列画作的第三幅,2006年11月以1.37亿美元的价格转手。
库宁其他以“女人”为主题的画作be like:
依次为《女人》《女人与自行车》《粉色天使》
鉴于此,知美君时常会纳闷,有些画为什么会有那么高的价值呢?如果没受过专业的美术教育,又如何知道名画为什么被奉为经典呢?
锵锵,有书至美最近出的这本新书恰好能解决艺术“门外汉”的困惑,知美君这不就推荐给大家啦↓↓↓
“名画侦探”趣味养成手册,6大鉴赏方法+330幅插图,日本美术史家带你解密绘画,秒变艺术达人!
[日]秋田麻早子 著
2022年2月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
超专业艺术达人养成计划,跟知美君一起上车吧!
从“门外汉”秒变“艺术达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人们对于历史名画的兴趣与期待正在提高~
美术馆里的观众总是络绎不绝,但好像不是每一位观众都懂得面前的画作有何魅力。
其实知美君也不例外,有时去看展只是走马观花,所以更加意识到了接受系统接受美术教育的必要性,让我们看看下面的“栗子”↓↓↓
两幅画(见上图)的主题都是少女。虽然背景中看不出什么,但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的画“色彩鲜明”,带有一种轻快感;而爱德华·蒙克的画则会让人觉得“不安”,营造了一种压迫、恐怖的气氛。这些感觉都是通过配色、笔触、线条、构图等造型语言来表达的。
如果没时间上绘画鉴赏课的话,我们怎样才能快速学会欣赏名家名作呢?
日本专业美术史家秋田麻早子就在《如何看懂名画》中整理了绘画的六大鉴赏方法,原来名画需要这样看:
焦点丨路线丨平衡性丨颜料与色彩丨构图与比例丨统一感
乍看起来有点难懂,知美君来给大家讲一讲,小板凳摆起来——
文森特·威廉·凡·高 《夜间的露天咖啡座》 1888年
提问:这幅画的焦点在哪里?
提示:你有没有注意到成排的建筑、桌椅和铺路石都朝着画面的中央逐渐缩小?屋檐的轮廓、天上的星星以及众多细小的线条,仿佛要被咖啡座吸进屋内一样。另外,铺路石的部分也起到了指向性的作用,这也是文森特·威廉·凡·高常用的绘画手法。
在凡·高的画中,焦点位于三维空间的深处,所以营造出一种物体被吸进画面深处的感觉。
线条集中的方向,画面的明暗对比,与背景的反差……都可以帮助观者寻找到画作的焦点。但是如果你觉得学会了这些就能够欣赏绘画,就大错特错了。
彼得·保罗·鲁本斯 《史廷堡中望见的秋景》 1636年
这幅画的焦点在哪里呢?
想不到吧!这幅画中的线条都集中向画面左侧的树木周围。
虽然明暗差没有集中在一处,但画面却很紧凑。线条以树木为中心形成了旋涡,因此,这幅画不仅仅是一幅写生画,画面中的事物像是被吸引着,有意识地汇集在一处。
这幅画是巨匠彼得·保罗·鲁本斯的作品。他不仅人物画出众,在风景画中也展现了非常卓越的技术。
很多名画都是如此,不能依靠明暗差来寻找隐藏在幕后的焦点。这种情况下,只能从引导线以及一开始提到的“大小”“色彩”“位置”等方面入手。
但是寻找焦点只是个开始啦,跟着作者的脚步,修完焦点、路线、平衡性、颜料与色彩、构图与比例、统一感这几门“课”,已经半只脚妥妥迈进艺术达人的行列了。
下面的“课”来抢先尝个鲜:
拥有两个焦点的绘画作品
从焦点处分散视线——放射形路线
路线最精彩的绘画作品
平衡是名画的绝对条件
绘画由“物质”构成
发明蓝色是一场大革命……
从明确主体到寻找焦点,从造型特点到布局构造,赏画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因此这本初学者也可迅速掌握的看画指南,非常适合想要接受美术训练的你阅读!
开启你的缪斯之眼,细节控福音!
想看懂名画,光看字学习怎么行?
书中包含330+幅画作与解析实例,涵盖看懂名画所需的全部要素:
名画整体图丨放大细节图丨画作构图分析丨对比图例……
比如这幅约翰·辛格顿·科普利1765年创作的《亨利·佩勒姆的肖像(少年与鼯鼠)》 ,作者从这幅画的整体入手,而后拓展到画面的细节、结构等微小的因素。
/////////
约翰·辛格顿·科普利
《亨利·佩勒姆的肖像(少年与鼯鼠)》 1765年
再比如这幅彼得·德·霍赫的《代尔夫特的庭院》,被称为“路线最精彩的绘画作品”,下方的图示就为我们清晰地表明了画作中隐含的运动路线。
以画面中央的两个人物为起点,主要的顺序是右侧倾斜的柱子→水桶→扫帚→石坂路→道路中女性的背影→拱门上方→树枝和墙壁上的木门→回到母子。
仔细欣赏完每一个要素的话,能够绕画面好几圈。眼前的铺路石将视线引导至画面中央,出口在道路深处。
丰富的讲解图例 X 直观的细节展示,让我们可以跟随专业人士的视线将一幅名画一步步拆解。
你可以在图片中挖掘画作隐藏的焦点,看清楚位置引出的力量关系,认识到四等分模式中的奥秘……细节控能在书中得到大满足!
cos“艺术侦探”来场画作解谜游戏
你知道吗,有时名画之所以称之为名画,正是因为其中隐藏了许多画家的巧思!跟随本书一起揭晓世界名画中蕴藏的秘密吧!
《维纳斯的诞生》体现了黄金比例:
大家都知道画面中央的位置最重要,如桑德罗·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维纳斯的人物比例和其他人一样,但占据了画面中央,凸显出了重要性。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吸引人的秘诀离不开配色的绝妙:
蓝色比金色更加高级,因此将这两种颜色搭配在一起就诞生了最高级的绘画作品。弗美尔在《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中使用了群青和如同金子般闪耀的黄色,让人们感受到了这种组合的高贵(黄色的制作材料并不昂贵。
《拾穗者》巧妙将观者的视线引向画面中的一个点,使整个画面显得十分安稳:
这幅作品为什么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因为画面以地平线上的一个点为中心,其他所有的线条呈伞状散开,这样的形状具有非常强的向心力,无论人们从哪里开始欣赏,最终都会回到这个点。此外,整个画面让人觉得十分安稳,就像是处在屋檐下一样。
达·芬奇、拉斐尔、鲁本斯、雷诺阿、蒙克、透纳……众多艺术大家轮番“登台”,每个人在作品中埋藏的秘密都将逃不过你的眼睛。
怎么样,是不是蠢蠢欲动了(挑眉)
艺术大师们“手把手”传授创作秘诀
如果你是艺术的门外汉,是不是曾思考过这些问题:
为何欣赏同一幅画作时,专业人士与外行的理解会有天壤之别?
为何人会为某一画作沉醉?
一幅画作的主角究竟是谁?
判断一幅画构图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这些我们在学习如何看懂名画的过程中会遇到的高频问题,在书中都能得到解答。
沃格特、斯汀和马格努森,《图像认知专业技巧:比较艺术家和普通人的眼球运动模式及视觉记忆》。以“观点36.1(2007)91~100”为基础重新绘图。
(右)接受过专业美术教育的人的视线移动轨迹。
(左)普通学生的视线移动轨迹。
懂得欣赏绘画作品的人,不仅关注画面中显眼的部分,还会考虑其与背景的“关系”。而不懂得如何欣赏绘画作品的人,只会关注画面中最显眼的部分。两者的视线移动轨迹完全不同。
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 《秋千》 1767—1768年
对于“如何欣赏绘画作品”这个问题,不能仅凭表面印象,还要抓住线条、形状、颜色等造型特点,仔细观察绘画作品的布局与构造。
因此作者在书中对一幅幅画作的解读,就在慢慢把你变成“懂绘画的人”,通过对这些大师的绘画进行剖析,你也会收获不一样的艺术灵感。
本书中讲解的配色知识、构图技巧、画面整体获得平衡的关键等知识在其他艺术以及设计领域也可以广泛应用。
翻开本书,从名画中获得灵感,跟着艺术大师们学习创作的秘诀吧!
[日]秋田麻早子 著
2022年2月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
END
话题互动
在文章留言区留言,聊聊:你有什么赏画“小秘诀”吗?
点击查看往期精选
易烊千玺、罗大佑在B站的视频火了,这1000万人即将奔赴山海……
“忆母校,读好书”|18家大学社联合献上60本“毕业书单”,快来带走“母校之书”!
毕业20年后看高考,我惊觉了比分数重要的5条人生铁律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