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标题为“1892年1月22日尼斯”的日记中,蒙克写道:
“一天晚上,我沿着一条小路行走,城市在一侧,峡湾在下方。我感到疲倦和不适。我停下来眺望峡湾——太阳正在落山,云彩变成了血红色。我感觉到大自然中传来一声尖叫;在我看来,我听到了尖叫声。我画了这幅画,把云画成了真正的血色,颜色尖叫起来,这就是《呐喊》的由来。 ”
他后来描述了他如何得来的灵感:
“我和两个朋友走在路上——夕阳西下——突然天空变成了血红色——我停了下来,感到筋疲力尽,靠在栅栏上——蓝黑色的峡湾和城市上空都是血和火舌– 我的朋友们继续前行,而我站在那里,焦虑得发抖 ——我感觉到大自然中传来无穷无尽的尖叫声。”
更高一层解读背景中微红色天空说法,是艺术家对于喀拉喀托火山强大火山喷发影响的记忆:大约十年前的 1883 年和 1884 年期间,西半球部分地区的日落天空被染成红色长达数月之久,因此蒙克画了《呐喊》。学者们对这种解释提出异议,他们指出蒙克是一位富有表现力的画家,对他所见事物的文字渲染不感兴趣。 对红色天空的另一种解释是出现在挪威的珠光云,看起来与《呐喊》中描绘的天空非常相似。 或者,有人认为屠宰场和疯人院都靠近这幅画中描绘的地点,该场景被确定为从 山上的 和 Hovedøya 俯瞰奥斯陆的道路上的景色。 在创作这幅作品时,蒙克患有躁狂抑郁症的妹妹劳拉凯瑟琳是埃克贝格山脚下精神病院的病人,或许给了他灵感。
1978 年,蒙克学者罗伯特·罗森布鲁姆 ( ) 提出,这幅画前景中奇怪的骨骼生物的灵感来自秘鲁木乃伊,蒙克本可以在 1889 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上看到这具木乃伊。 这具以胎儿姿势埋葬的木乃伊,双手放在脸旁,同样触动了保罗·高更的想象力:它是高更二十多幅画作中人物的原型,其中他的画作《人类苦难》中的核心人物(阿尔勒的葡萄收获期)以及他画作《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是什么? 我们要去哪里》左边的老妇人。2004 年,一位意大利人类学家推测蒙克可能在佛罗伦萨的自然历史博物馆看到了一具木乃伊,它与这幅画有着更加惊人的相似之处。 然而,后来的研究对意大利理论提出了质疑,因为蒙克是画完《呐喊》后才访问佛罗伦萨。
《呐喊》的意象被比作一个患有人格解体障碍的人所经历的,一种对环境和自我的扭曲感。
亚瑟·卢博 ( Lubow) 将《呐喊》描述为“现代艺术的象征,我们时代的蒙娜丽莎”。它被广泛解读为代表了现代人类的普遍焦虑。
《The 》一直是许多盗窃和盗窃企图的目标。1994和2004年两次失窃造成了一些画面损伤,所幸警方最终找回了画作。
该作品的1895年粉彩版由挪威商人佩特·奥尔森所有,于2012年5月2日在伦敦苏富比拍卖行以近 1.2 亿美元的创纪录价格售出。竞标以 4000 万美元起拍,持续了 12 多分钟,美国商人莱昂·布莱克通过电话给出了 119,922,500 美元的最终报价,其中包括买家佣金。 苏富比表示,这幅作品是蒙克绘制的四个版本中色彩最丰富、最有活力的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由艺术家手绘框架,并包括他的诗以及详细说明了作品的灵感的作品。 拍卖结束后,苏富比拍卖行的拍卖师托比亚斯·迈耶 ( Meyer) 表示这件作品“物有所值”,并补充道:“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标志之一,无论谁买下它,都应该受到祝贺。”
之前在拍卖会上售出的最昂贵艺术品的纪录是由毕加索的《裸体,绿叶和半身像》保持的,该作品于两年前的 2010年5月4日在佳士得以1.065 亿美元的价格成交。 截至2018年,粉彩《呐喊》仍然是拍卖会上绘画作品的价格第四高记录保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