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是一种精美的、无可挑剔的艺术,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增值人的内心修养。一副成功的作品不仅可以让人透过纸面直击作者的内心,更能品味到无穷尽的乐趣。让我们跟随名画的脚步,走进名画的艺术世界。
《罗纳河上的星夜》
1888年9月
文森特·威廉·梵高
《罗纳河上的星夜》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于1888年9月创作的一幅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这幅作品是梵高继《夜空》后再次尝试夜景之作。
画作内容该画描绘的是法国南部城市阿尔勒的罗纳河边的夜景,画面着重点描绘了天空和河面,天空闪烁着星星,河岸也亮着路灯,河面上倒映着路灯的灯光,河岸停泊着两条小舟,一对夫妇正在河岸散步。该画运用冷色迷人的深蓝短线铺满整个夜空,强而有力的笔触表达出夜的深沉神秘与无法预测,而点缀其上的微明星子,与倒映在河面上的瓦斯灯灯影相互辉映,深蓝与亮黄的强烈对比让作品表达出画家内心澎湃的感动,略带稚拙地描绘平静河面上的灯影,是梵高内心急欲分享与寂寞的率直表现。
《梦》
1932年初
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
毕加索对爱的完美体现《梦》1927年,47岁的毕加索与长着一头金发,体态丰美的17岁少女初次相遇,从此,这位少女便一直成为毕加索绘画和雕刻的模特儿。又过17年,64岁的毕加索给她的生日贺信中说:”对我来说,今天是你17岁生日,虽然你已度过了两倍的岁月。在这个世界上,与你相遇才是我生命的开始。”
《梦》这幅画作于1932年,可以说是毕加索对精神与肉体的爱的最完美的体现。《梦》是与《镜前的少女》同一年完成的,就平面分解特点来看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梦》要简洁的多,只用线条轮廓勾画女性人体.并置于一块红色背景前,女人肢体没有作更大分析稍作夸张划分,色彩也极其单纯. 两幅画是毕加索立体派描绘女人形象和新古典派风格相结合的产物,是形象极端自由性–线条和色彩自由组合的杰作. 毕加索用最简单的绘画表现出了一个在梦境和现实中的少女,他独特的表现手法给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思维自由性。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870年至1837年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画家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于1870年至1873年间创作的一幅油画,画中列宾画了11个饱经风霜的劳动者,他们在炎热的河畔沙滩上艰难的拉着纤绳。纤夫们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个性,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这是一支在苦难中练成坚韧不拔,互相依存的队伍。背景运用的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给人以惆怅、孤苦、无助之感,切实深入到纤夫的心灵深处,亦是画家心境的真实写照,这对画旨的体现,情感的烘托起了极大的作用。
画中人物形象真实而深刻,且是一个民族苦难灵魂的集中展现。列宾在这件作品中深刻刻画了11位纤夫的鲜明形象,这是当时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生活和命运的真实写照,更是画家对沙皇吃人制度的无声控诉。反映了俄国纤夫苦难的生活,寄托了画家对下层人民群众悲惨生活的同情,也艺术地体现了作者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
印象主义世界既充斥着光怪陆离的虚幻色彩,又满是现实社会的残酷缩影。细细品味画中的每一寸色彩,就仿佛置身于当时的社会,进入了画家的艺术世界,洗涤灵魂,升华内心。
END
图文来源 | 网 络
本文编辑 | 李淑敏
审 稿 | 李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