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拉》是伦勃朗在1634年(27歲)时创作的巴洛克风格的藝術作品,属于后文艺复兴时期时期的肖像画题材的藝術作品,《弗洛拉》的尺寸101 x 125 cm,使用油画,帆布,目前该藝術作品由冬宫博物馆保管。

《弗洛拉》

《弗洛拉》藝術作品赏析

藝術作品名稱:《弗洛拉》

藝術家名稱:伦勃朗

馆藏地:冬宫博物馆(冬宫博物馆共有605件藏品)

弗洛拉是伦勃朗在1634年(27歲)时创作的巴洛克风格的藝術作品,属于后文艺复兴时期时期的肖像画题材的藝術作品,弗洛拉的尺寸101 x 125 cm,使用油画,帆布,目前该藝術作品由冬宫博物馆保管。

《芙罗拉》是伦勃朗1634年的画作之一,伦勃朗在1634年、1635年和1641年三次把他的妻子萨斯基亚·范·维伦伯格描绘成春天和花朵的女神。目前这幅画作,收藏于冬宫博物馆。在画作中,他的妻子萨斯基亚·范·维伦伯格扮演了女神弗洛拉。他结合了田园和历史肖像的元素,这幅画是在他们结婚那年创作的,表现了艺术家对这位年轻女子的爱和钦佩。她侧身站在左边,转过脸来,露出萨斯基亚的五官,微微转向观众。她右手拿着一根斜插在她面前的花束;她的左手撩起前面的长披风。我们可以看到她的头发,装饰着一个巨大的花环,卷曲地垂在背后。在她的耳朵上有一颗珍珠耳饰。她穿着一件宽松的衣物,胸前交叉着一条纱巾,肩上披着一件浅蓝色的披风。光线分布均匀,从左边落下,浓密的灌木形成深色的背景。整个画面营造出一种古典的美,年轻模特的羞怯姿态与她华丽的刺绣服装和配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这个形象带来了一种特殊的魅力。17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的浪潮接近尾声,而巴洛克风格恰与其背道而驰。它摒弃了过于理性的严肃拘谨,使古典主义变得更加亲切柔和。伦勃朗热衷于用戏剧化的巴洛克风格表达人物和故事场景,通过人为刻意的光照效果去凸显重点,而人物的背景和衣着往往被处理得十分暗淡模糊,观众马上关注到的是脸部本身,而通过人物的微妙表情,画作中女子的眼神能引领观众快速进入人物的情感世界,显得更加的亲切柔和。

《弗洛拉》藝術家簡介

伦勃朗·哈尔曼松·范·莱因(荷兰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荷兰语读音:[ˈrɛmbrɑnt ˈɦɑrmə(n)soːn vɑn ˈrɛin] ;1606年7月15日-1669年10月4日)是欧洲巴洛克艺术的代表画家之一,也是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绘画的主要人物,被称为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在2004年票选最伟大的荷兰人当中,他排名第九,次于第八的安妮·法兰克。他所处的年代被称为荷兰黄金时代,荷兰的科学艺术与商贸成就达到顶峰。

伦勃朗年少成名,惟半生潦倒。其藝術作品在他在世时即享有盛名,几乎当时所有重要的荷兰画家都出自他的门下。伦勃朗的顶峰之作当属肖像画,包括自画像以及取自圣经内容的绘画。他的一系列自画像如同一部独一无二的自传,对自我审视真诚而不矫饰。

在油画和版画创作中,伦勃朗展现了他对古典意象的完美把握,同时加入了他自身的经验和观察。比如圣经场景的绘画中,同时体现了他对圣经文本的理解,对古典构图的运用,以及他对阿姆…


12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