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下的寺院》是弗里德里希 Caspar David Friedrich在1809年创作,風景画藝術作品,浪漫主义藝術作品,藝術作品尺寸110.4 x 171 cm,使用材质油彩和画布,目前该藝術作品由柏林国立博物馆绘画陈列室Gemaldegalerie,保管。
《橡树下的寺院 Abbey among Oak Trees》
《橡树下的寺院》藝術作品赏析
藝術作品名稱:《橡树下的寺院》
藝術家名稱:弗里德里希 Caspar David Friedrich
《橡树下的寺院》是弗里德里希 Caspar David Friedrich在1809年创作,風景画藝術作品,浪漫主义藝術作品,藝術作品尺寸110.4 x 171 cm,使用材质油彩和画布,目前该藝術作品由柏林国立博物馆绘画陈列室Gemaldegalerie,保管。
这幅画混合死亡的题材於风景中;画中是一块荒芜的坟场,画面下方隐约可见几个僧侣正抬着一付棺木准备下葬。但在几棵枯萎的参天橡树和残破的寺院下,这幅葬礼图几乎不可辨识。铅灰色的天空把枯树照得只剩一株株黑影,而颓败的寺院只剩一面墙,看起来像是一块巨型的墓碑,整幅景致阴冷神秘。明净的光圈把累赘的生命净化为一种灵性的境界,使这幅画充满了宗教讯息。
作者弗里德里希介绍
19 世纪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出生於瑞典波美拉尼亚的格赖夫斯瓦尔德镇,这里也是他学习艺术的起点。弗里德里希一生都以浪漫情怀、灵性追求的方式来表现风景画,他母亲在他七歲的时候去世,而十三歲时,他哥哥把他从溺水中救出,但也送掉了性命。这些悲痛的经验为他本就敏感的天性带来更沈重的打击,自此死亡、忧愁、自然等题材便成为他所迷恋的主题。
弗里德里希笔下的风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风景画类型,画中常流露出一种神秘、虔诚的意象。确切的说是一种宗教意象的体现,充溢静谧、空无的气氛。他冷寂虚幻的风景画与歌德的小说、贝多芬的音乐,成为德国浪漫主义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