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耶稣》是乔托 Giotto di Bondone在1305年创作,哥德艺术藝術作品,藝術作品尺寸200 x 185 cm,使用材质壁画,目前该藝術作品由帕度亚的亚连那教堂Cappella保管。

《哀悼耶稣 The Mourning of Christ》

《哀悼耶稣》藝術作品赏析

藝術作品名稱:《哀悼耶稣》

藝術家名稱:乔托 Giotto di Bondone

《哀悼耶稣》是乔托 Giotto di Bondone在1305年创作,不详画藝術作品,哥德艺术藝術作品,藝術作品尺寸200 x 185 cm,使用材质壁画,目前该藝術作品由帕度亚的亚连那教堂Cappella保管。

这是幅戏剧性浓厚.并且富有强烈感染力的画作。在耶稣的遗体周围.是一群绝望的女圣徒和使徒们。乔托将景物安排在他度过年轻时代的托斯卡纳山岩下.画面中没有任何多余的细节.而沉浸在痛楚中的主要人物.表情哀伤但都带着高贵的节制.这使人们回忆起最伟大的古典传统。圣约翰俯身向前凝视着耶稣的屍体.姿势毫不矫柔造作.却有一种肃穆的气氛.令人为之动容。画面上方的天使们.是唯一用纷乱的形式来表示哀伤的.正如乔托藝術作品中大多数的天使那样.他们看上去好像没有腿.他们的长袍向後飘了起来.就好像被风吹起来一样。耶稣赤裸着身体.玛丽亚用手支撑看他.一位只看见长袍.而看不见脸部表情的女圣徒.则托着他的头.这一切都凸显了画中死去的基督。玛丽亚和其他的妇女.则轻轻地握着耶稣受伤的双手和双脚.手脚上依稀可见曾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伤痕。 背景中的山崖.从上而下像一支利箭般.直指画面中央.也就是基督的屍体。山巅上的一颗枯树.其枯枝残叶把天空和地面联结在一起。在这幅画中.乔托充份运用了手的作用。例如圣约翰的手.右臂省去了很多的描绘.而以张开着的双臂.来表示心中的绝望;女圣徒们托着耶稣头部的手;基督的双手和双脚;以及最值得一提的.圣母玛丽亚爱抚般搂看耶稣的脖子的那双手。 然而.这幅画真正强大的感染力.还是自於那些体形真实、衣着朴素、而又气质高贵的.所有活生生的人物.他们实实在在、活灵活现地.让观画者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他们对耶稣的衷心敬爱。

作者乔托介绍

佛罗伦斯画家和建筑师,被公认为文艺复兴初期最有天份的美术家,他的藝術作品给予从束缚的中世纪解放出的力量。1267 年生於靠近佛罗伦斯的 Vespignano,教皇称为「 Giotto surpassed all other painters of his time 」,1334 年 Florence 给 Giotto 大师的称谓,被认定为是义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开创者,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在英文称呼就如同中文一样,只称他为 Giotto。艺术史家认为乔托应为他的真名,而非 Ambrogio (Ambrogiotto) 或 Angelo (Angiolotto)的缩写。乔托出生於义大利佛罗伦斯韦斯皮亚诺村中,据知他的家庭背景比较卑微,父亲是农民出身。童年时的乔托要做很多粗活,如放羊,到处帮工等。青年时期,乔托拜义大利画家契马布耶﹝Cimabue﹞为师,主要是学画宗教画,然而他并不喜欢僵硬的拜占庭绘画风格﹝ltalo-Byzantine﹞,他认为宗教人物如圣母和耶稣,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因此他特别加强了人物画中的肌理和阴影感,也将过去平板的金或蓝色背景改为透视画法的一般风景。此突破获得宗教界的喜好,使他大受欢迎。

1305 – 08 年,义大利帕度亚市﹝ Padua﹞的斯克罗维尼家族委托乔托在史格罗维尼礼拜堂( Cappella degli Scrovegni )的左、中、右三面墙画壁画,这是他目前被保存最完整的壁画纪录,乔托也因此在义大利14 世纪的绘画史上奠定了经典的地位。这个时期乔托也和但丁结为好友,但丁在神曲中提到乔托多次,并极力赞美他的画风。乔托晚年时画风有点改变,当时哥德式艺术盛行,宗教人物的身长都一律加长并增加飘浮感,但他着名的透视背景画风依然没有改变。 他死後因黑死病在欧洲盛行,因此到达文西的时期,约有100年的断层。


23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